英超 西甲 意甲 德甲 法甲 中超 世界杯 欧冠 CBA NBA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足球新闻 >

20年前,那个让那英甘愿“未婚生子”的前国脚高峰,如今过得怎样

高峰这一辈子,就像他在球场上的突破 —— 快得让人惊叹,跌得也让人揪心

嘿,还记得高峰吗?就是那个在足球场上跑起来像一阵风,过人跟玩似的 "中国第一前锋"。前阵子刷到他指导小孩踢球的视频,51 岁的人了,虽然肚子有点发福,但带球转身那一下,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影子。看着他给孩子们示范射门,嘴里喊着 "脚腕发力,对喽",突然就想起他年轻时在工体的样子 ——1996 年那场球,他在泥地里连过四个人,最后把球送进网窝,四万观众喊着他的名字,那场面,现在想起来还让人起鸡皮疙瘩。

可谁能想到,这么个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,这辈子会过得这么跌宕起伏。从万众追捧的 "快刀",到跟那英的十年爱恨,再到后来的吸毒、斗殴,最后又回到足球场上找救赎,这剧情比电视剧还曲折。今天就跟大伙好好唠唠,高峰这几十年,到底经历了些啥。

一、从小就是块踢球的料,在沈阳的胡同里踢出来的 "追风少年"

1971 年,高峰生在沈阳一个体育世家。他爸以前是半职业足球运动员,虽然没踢出名堂,但脚法在圈里是出了名的好;他妈更厉害,是专业射击选手,拿过省冠军。按说在这种家庭长大,高峰就算不搞体育,也得比一般孩子懂点门道。可他小时候压根没想过当运动员,就爱在胡同里跟人疯跑,踢的是用布团扎的 "土足球"。

他爸看他整天不着家,干脆把他领到体校试试。教练让他跑个 30 米,结果这小子一窜出去,步频快得让人眼花缭乱,转弯的时候重心压得极低,差点把旁边的标杆撞翻。教练当时就拍着大腿说:"这孩子是块踢球的料,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!"

13 岁那年,高峰进了辽宁少年队。队里都是各地选来的好苗子,可他还是显得格外突出。别人练折返跑累得直喘,他跟没事人似的,还能加练几组射门;晚上熄灯后,他偷偷在被窝里用手比划带球动作,被教练发现了,没批评他,反而跟他爸说:"这孩子对足球是真爱,眼里有光。"

1992 年,21 岁的高峰被北京国安队看上了。当时国安的教练洪元硕,为了挖他,八次跑到沈阳,还带着教练组全体签名的信,跟高峰爸妈说:"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,保证让他踢出来。" 高峰后来回忆说:"当时就觉得北京是大城市,能在工体踢球,那是多大的荣耀啊。"

刚到国安那会儿,他还有点怯场。第一次跟队训练,面对老大哥们,传球都带着犹豫。可一到正式比赛,那股子狠劲就上来了。记得有场对大连的比赛,他在中场拿球,一个加速就过了俩人,最后面对门将,轻轻一挑,球进了!场边的洪元硕激动得跳起来,喊着:"这就是我要的 ' 快刀 '!"

1996 年甲 A 联赛那场球,现在想起来还热血沸腾。北京国安主场对阵济南泰山,场地因为下雨积了不少水,球根本带不起来。可高峰就跟脚底下安了弹簧似的,在泥地里一趟,连过对方四个后卫,最后把守门员晃得一屁股坐在水里,轻松推射空门。工体四万观众瞬间炸了锅,喊 "高峰" 的声音差点把屋顶掀了。那场球他一个人进了仨,赛后报纸头条写着 "快刀出鞘,谁与争锋"。

那几年的高峰,真是风光无限。1997 年国安 9 比 1 大胜申花,他一个人助攻带进球,踢得申花后卫找不着北;亚洲杯预选赛对阵越南,他最后三分钟连进两球,把中国队从悬崖边拉了回来。那时候球迷都说:"只要高峰在场上,就有奇迹。" 他的突破、他的速度、他那种不管不顾往前冲的劲儿,成了无数球迷的青春记忆。

二、跟那英的十年爱恨,比他踢过的任何一场球都曲折

就在高峰在球场上顺风顺水的时候,他的感情生活也起了波澜 —— 遇见了那英。这俩人的故事,当年在娱乐圈和体育圈传得沸沸扬扬,比任何八卦都让人津津乐道。

1995 年,在沈阳老乡的聚会上,俩人第一次见面。那时候那英刚凭《雾里看花》火起来,歌厅里天天放;高峰呢,是国安队的绝对主力,走到哪儿都被球迷围着。有人起哄让他们喝一杯,高峰端着酒杯说:"那英老师,我是您歌迷。" 那英笑着回:"别叫老师,我还是你球迷呢。"

聚会散了,高峰开着他那辆半旧的桑塔纳送那英回家。车里放着那英的《白天不懂夜的黑》,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,从足球聊到唱歌,居然挺投缘。后来那英回忆说:"当时觉得这小子虽然话不多,但眼睛特亮,跟他在球场上的样子完全不一样。"

他们俩的恋爱,一开始挺低调。高峰训练完,会绕路去那英录音棚门口等她,俩人就在车里吃点麻辣烫;那英演出结束,也会悄悄去工体看高峰训练,戴着帽子口罩,跟普通球迷似的。有次被记者拍到,照片登出来,标题写着 "文体恋曲,悄然奏响"。

那英当时在事业上升期,身边人都劝她:"跟运动员谈恋爱不靠谱,尤其是高峰这种当红球星,绯闻肯定多。" 可那英认准了他,在采访里说:"高峰看着野,其实挺细心的。我感冒了,他能跑遍北京城给我买爱吃的糖葫芦。"

1998 年世界杯期间,高峰随国家队在法国比赛,那英特意飞过去看他。虽然中国队没出线,但俩人在塞纳河边散步的照片,成了当时最甜的娱乐新闻。高峰后来在自传里写:"那时候觉得,有她在身边,输球都不那么难受了。"

2000 年悉尼奥运会,那英在澳洲开演唱会,特意给高峰打越洋电话,在电话里给他唱刚写的《心酸的浪漫》。后来这张专辑出版,内页里有句 "献给 G",明眼人都知道,"G" 就是高峰(Gaofeng)的首字母。那英说:"这首歌写的就是我们俩,吵吵闹闹,但心里都有对方。"

可感情这事儿,就像踢球一样,你再厉害,也防不住意外。2000 年有媒体拍到,高峰在酒吧跟一个驻唱歌手举止亲密。那英当时正忙着筹备演唱会,看到新闻后,躲在化妆间哭了一下午,最后还是选择相信高峰的解释:"就是朋友,喝多了聊得投机。"

2004 年,那英为高峰生下了儿子,取名 "高兴",希望俩人能高高兴兴过日子。高峰抱着刚出生的儿子,一个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,说:"以后我一定好好踢球,好好过日子,不让你们娘俩受委屈。" 那时候,所有人都以为,这个孩子能让高峰收收心,安稳下来。

可安稳日子只过了半年。法院突然收到一个王姓女子的起诉,说她三岁的儿子是高峰的,还提交了亲子鉴定报告。那英拿着报告,手都在抖,她这才明白,为什么高峰总说 "训练忙"、"要出差"。据说她抱着刚满月的高兴,连夜搬离了那个曾经充满笑声的别墅。搬家那天,电视里正重播 1997 年国安 9 比 1 大胜申花的比赛,屏幕上的高峰在球场上飞奔,场下的他,却把日子过成了一团糟。

三、从球场 "快刀" 到人生 "迷途",他跌得太狠了

跟那英分开后,高峰的状态一落千丈。那时候他已经转会到天津泰达,可在训练场上,以前那个风一样的身影不见了。32 岁的他,连最简单的折返跑测试都过不去,教练看着他摇着头说:"高峰啊,你这腿,跟不上脑子了。"

2005 年,他宣布退役。按理说,凭着当年的名气,就算不踢球,也能找个不错的工作。可他偏偏选了条歪路。整天跟一群所谓的 "朋友" 混在一起,泡酒吧、打牌,天亮才回家。有次以前的队友劝他:"峰子,找点正事干吧,总这么耗着不是办法。" 他却瞪着眼睛说:"我踢了一辈子球,享受享受怎么了?"

2015 年的一天,他在酒吧喝多了,跟出租车司机因为几块钱的车费吵了起来。酒精上头的他,抬手就给了司机一拳。警察来了之后,尿检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阳性 —— 说白了,就是吸毒。这事儿一曝光,网上炸开了锅,当年的 "足球英雄",成了人人喊打的 "瘾君子"。

其实早在这之前,就有队友说过他不对劲。训练的时候精神恍惚,动不动就发脾气,跟人一言不合就想动手。有次在更衣室,就因为队友开玩笑说他 "跑不动了",他差点把衣柜都砸了。老教练洪元硕找他谈了好几次,苦口婆心地说:"高峰,你不能再这么下去了,你对得起当年捧你的球迷吗?" 可他听不进去,觉得 "你们都管不着我"。

2018 年,他因为再次吸毒被举报,警察破门而入的时候,他还在跟一群人吞云吐雾。据说当时他屋子里乱七八糟,地上全是酒瓶和烟蒂,墙上还贴着当年他在国安的海报,海报上的他意气风发,跟眼前这个颓废的男人判若两人。这次,他被抓进去拘留了半个月,出来之后,头发都白了不少。

那段时间,他成了 "反面教材"。新闻里说他 "自毁前程",网友骂他 "辜负了球迷的期望"。他把自己关在家里,不出门,不接电话,看着窗外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后来他在采访里说:"那时候真觉得,这辈子完了,没脸见人了。"

有次他去工体附近转悠,看到一群小孩在踢野球,突然就停下了脚步。一个小男孩带球过人,动作跟他当年有点像,虽然笨拙,但透着一股劲儿。高峰站在那儿看了俩小时,直到天黑才离开。他后来回忆说:"看着那些孩子,突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,那时候踢球多简单啊,就想把球踢进对方球门,没想过别的。"

或许就是那次,他心里的某根弦被触动了。他开始尝试着改变,删掉了手机里那些 "酒肉朋友" 的联系方式,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跑步,慢慢把烟戒了,也不再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最难的时候,他甚至去工地搬过砖,就为了让自己忙起来,没时间胡思乱想。

四、重回足球场找救赎,51 岁的他终于学会了 "慢下来"

2020 年,高峰在沈阳老家开了个足球俱乐部,专门教小孩踢球。场地不大,就是个普通的人造草坪球场,教具也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。刚开始没人信他,觉得 "一个吸毒的人,能教好孩子吗?" 家长们送孩子来,都带着怀疑的眼神。

可高峰没放弃。他每天早上六点就到球场,画线、摆 cones(标志桶),把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。教孩子踢球的时候,他特别有耐心,一个射门动作,能陪着练几十遍,嘴里念叨着 "脚腕再绷紧点"" 看准球门再踢 "。有个孩子协调性不好,总把球踢飞,他就蹲下来,握着孩子的脚一点点教,说:" 没事,叔叔当年也总踢飞,多练练就好了。"

有次下雨,家长们都以为训练取消了,可高峰还在球场等着,说:"踢球哪能怕下雨?当年我们在泥地里都能踢。" 他给每个孩子准备了雨衣,自己淋得浑身湿透,照样喊得震天响。家长们看着他在雨里跑前跑后,慢慢放下了成见,有人说:"没想到高峰是这样的人,对孩子是真上心。"

2022 年,有人把他指导孩子踢球的视频发到网上,一下子火了。视频里,51 岁的高峰演示边路突破,虽然速度比年轻时慢了不少,但变向那一下,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影子。网友们评论炸了:"这不是当年的 ' 快刀 ' 吗?"" 没想到他现在这样了,挺好的。"还有人想起 1996 年那场经典进球,说:" 当年看他踢球的孩子,现在都带娃来踢球了,时光啊。"

俱乐部慢慢有了名气,甚至有外地的家长专门送孩子来学球。高峰不收太贵的学费,说:"我开俱乐部不是为了挣钱,就是想让更多孩子喜欢上足球,别像我似的,走了那么多弯路。" 他还经常跟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,当然,只说好的部分,说:"踢球能让人学会坚持,学会团队合作,这些比进球重要。"

现在的高峰,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。每天除了教球,就是回家看看书,或者跟以前的老队友打个电话聊聊天。他很少提过去的事,尤其是那段不光彩的经历。有人问起,他就笑笑说:"都过去了,往前看呗。"

他跟儿子高兴的关系,这几年慢慢缓和了。虽然不能像普通父子那样天天见面,但逢年过节,高兴会给他打个电话,聊聊学习和生活。高峰说:"只要孩子好好的,我就放心了。" 至于那英,他说:"她是个好女人,祝她幸福。" 有些事,错过了就是错过了,他现在懂了。

2023 年,国足黄金一代搞了场线上直播连线,高峰也被邀请了。连线的时候网络有点卡,他的脸在屏幕上忽明忽暗,说话也断断续续。有球迷问他:"还能踢球吗?" 他笑了,说:"踢不动了,但能看着孩子们踢,就挺满足的。" 虽然没说几句话,但看着他眼里的光,大家知道,那个爱足球的高峰,其实一直都在。

五、人生就像一场球赛,重要的不是跑得快,而是不跑偏

唠了这么多高峰的故事,心里挺感慨的。他这辈子,就像他在球场上的风格 —— 快,太 TM 快了。出名快,恋爱快,跌落也快。当年他在球场上,能在几秒钟内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;可在人生这场大球赛里,他却用了十几年,才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。

有人说,高峰是被天赋 "害" 了。从小就比别人能跑、能踢,一路顺风顺水,没受过什么挫折,所以稍微遇到点事,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。跟那英的感情出问题,他不是想着解决,而是选择逃避;踢球状态下滑,他不是想着加练,而是用酒精和毒品麻痹自己。就像在球场上,一旦丢了球,不是想着回防,而是站在原地发呆。

可反过来想,他能重新站起来,也不容易。多少人跌进谷底就再也爬不起来了,他能靠着足球找回自己,说明心里那点对足球的热爱,一直没灭。就像他自己说的:"足球救了我两回,一回是让我出人头地,一回是让我找回自己。"

现在的足球圈,很少有人再提起高峰的 "快刀" 往事,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一个 "浪子回头" 的例子。年轻球员犯错了,教练会说:"看看高峰,再不改,这辈子就毁了。" 这或许不是什么光彩的标签,但至少,他的经历能提醒别人,别走他的老路。

前阵子去沈阳,特意绕到他的俱乐部看了看。下午四点多,阳光正好,一群孩子在球场上跑着、笑着,高峰站在球门边,扯着嗓子喊:"注意防守!别都往前冲!" 风吹着他的头发,有点白了,但腰杆挺得笔直。那一刻,他不是什么 "中国第一前锋",也不是什么 "问题球员",就是个普通的足球教练,一个在生活里慢慢找回自己的中年人。

离开的时候,听到一个小男孩问:"高教练,你以前踢球很厉害吗?" 高峰笑着摸摸他的头,说:"还行吧,但你们肯定能比我厉害。"

是啊,人生就像一场球赛,不在乎你跑得有多快,射进多少球,在乎的是你能不能一直朝着球门的方向跑,不跑偏,不放弃。高峰年轻时跑得太快,摔了个大跟头;现在他慢下来了,反而走得更稳了。

或许这就是生活的道理 —— 有些弯路,必须走;有些跟头,必须摔。重要的是摔了之后,能不能像在球场上那样,赶紧爬起来,拍拍身上的土,继续往前跑。

愿高峰在足球场上能一直教下去,也愿我们每个人,在自己的人生赛场上,都能踢得漂亮,走得踏实。毕竟,球可以输,人生不能跑偏。

足球录像
足球集锦
足球新闻

首页

足球

蓝球

录像

新闻